中欧体育【特别报道】点燃“两企三新”组织“红色引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持续深入推进“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

  新闻资讯     |      2024-07-05 09:02

  中欧体育近年来,“两企三新”组织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两企三新”领域也是基层党建的新兴领域。作为江苏省民营经济“领头羊”,苏州市吴江区以“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为抓手,创新方式方法,抓好典型示范,激活“两企三新”组织党建工作“一池春水”,为辖区基层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献策助力。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民营企业数量超过9.4万家,民企注册资本规模逾5500亿元,涌现出恒力、盛虹2家世界500强以及4家中国企业500强、6家中国民企500强,形成了电子信息、丝绸纺织、装备制造、新材料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吴江区立足全省民营经济“领头羊”优势,实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益企兴链”行动,持续深入推进“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构建服务创新链、产业链,推动党建创新、科技创新“双服双创”机制,推动本土民营经济、先进制造业、非公党建优势叠加,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细分领域,构建组织网络。按照“行业相近、便于管理、便于活动、便于服务”的原则,聚焦先进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服务业领域,建立企业党建数据库。依托主管部门、属地区镇、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成立13个细分领域的产业链党委,211家重点企业、136个党组织、5067名党员融“产”入“群”,构建“产业集群党委—企业党支部—生产线党小组”组织体系,由区相关负责人挂钩开展业务指导,产业牵头区级机关部门党组织领导和管理相应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党建工作,产业牵头部门负责人和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担任集群党委班子成员。

  强化保障,完善制度建设。出台《关于开展党建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益企兴链”行动的实施方案》,系统布局制度体系建设,规范产业集群党委运行机制。建立产业集群党委内企业轮值制度,共同举办发展献策会、意见恳谈会、连心议事会、骨干能手授课等活动,激发关联企业“红色动能”。构建“日常问题党建指导员协办、重点问题联点领导领办、专业问题职能部门承办、疑难问题联席会议合办”的快速反应机制,形成分类处理、限时办理、回访评价的工作闭环,打造问题高效解决机制。建立非公党组织组织力标准体系,构建起“一个龙头、十家重点、百强示范、千企提标”的民企党建新格局。

  优化服务,突出精准指导。聚焦产业集群发展堵点,依托专业化服务团队、精准化服务内容和综合化服务阵地,促进党建资源联通,创造优质营商环境。在全区选派57名党建指导员,指导协助产业集群内企业加强党建联建,推进项目合作攻关。持续深化“党建惠企”专项行动,组建区级机关“惠企红盟”,成立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党建服务联盟,开展机关国企党组织服务产业集群建设“融先锋”行动中欧体育,推出科技政策惠企直通车、跨域通办·云综窗等百余项惠企服务清单,积极构建“一轴四联三进”红色矩阵服务机制。推进省级机关、省属企业党组织与吴江民营企业、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近年来,41个省级机关党组织先后与吴江45家重点民营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帮助企业解决了退税、注册商标等问题。

  创新驱动,产城人融合科学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产业集群党委搭台,建立人才共育机制。如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人才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人才”的双向培养工程,通过“青蓝结对”“党群结对”互助机制,为产业链扩张培养储备大批后备力量。目前,高端纺织领域已成立18个博士后工作站,引入博士后35名,其中党员32名,开展课题研究70余项,覆盖纤维面料、印染、医用等多个研究领域。

  合力凝聚,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依托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大力发展“新工科”,创新发展培育高层次研究型人才。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党委在“党建聚合力 干出‘显示度’”龙头项目一线成立行动支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通力合作,推动传统电池的技术革新,并加速实现降本增效的产业化进程。光电通信产业集群党委在亨通集团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500多名讲师队伍、1100多门培训课程资源,为链上企业输送了2000余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技术支撑,数字化转型加速升级。工业互联网党委以项目化形式推动发展共赢,合力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升级,建设电梯公共服务平台,针对电梯行业上下游各环节企业,提供设备上云、业务上云、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等公共服务,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发展。2023年底已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全区电梯行业数据链条。

  搭建平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根据全区特色产业,建强政、企、研、金、协、服“六端”党组织,全面提升“两个覆盖”,推动各条线各领域服务资源集聚融合。围绕人才第一资源,构建完善以“55352”工程为引领的“1+N”人才政策体系,2022年10月吴江成功获评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聚力“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出强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盛虹、亨通、永鼎成功组建苏州市创新联合体。2023年2月率先组建了全省首个数字经济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的相关工作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具体负责。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党委依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党支部,为集群内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向苏州、无锡、常州、宿迁等13地1200余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立足联动,服务企业生命周期全链条。坚持条块联动,完善产业链党建服务指导体系。大力开展“党建惠企”专项行动,成立惠企行动支部59个,发布惠企清单105条,2022年以来,累计落实惠企政策资金3.18亿元。推出“惠企直通车”等7个服务包,形成“大联盟、大融合、大党建、大提升”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以企业全生命周期为导向,依托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党委,将企业党建与科技研发、资本支持、孵化服务有机结合,采用“四轮驱动+龙头带动”的加速发展模式,围绕技术、平台、资本、检测四个方面,与相关产业细分领域龙头展开合作,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链条式创业、孵化、成长服务体系,实现上下游企业相融共生、相辅相成。

  龙头引领,集群聚势动力足。突出项目带动,打造全区首批13个产业集群党建龙头项目,以“一集群一项目”为抓手,加强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高效衔接。先进材料产业链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资源整合优势,与国开行苏州分行党委推动总投资144亿元的太湖流域产业生态融合项目签约落地,联合15个机关部门,推出支持企业自主更新的实施方案,有效破解纺织产业“中梗阻”。恒力集团、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积极践行“世界五百强”社会责任,辐射带领370家规上企业逐“绿”前行,开拓绿色低碳市场,恒力、盛虹成功入选“中国ESG影响力榜”。

  吴江区通过构建组织网络、完善服务体系、夯实要素保障、强化协同机制,不断推动资源集聚,有效促进党建工作和全区产业集群建设有机融合、互促共进,“红色引擎”驱动力显著增强,党建工作助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效果明显,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攀高、补短、育新”的发展优势,为巩固吴江民营经济领先优势、助力产业集群领跑领先提供了有力支撑。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活跃的市场经济催生出大量新就业群体,现有快递配送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近万人,他们成为助力城市发展的“新”力量,同时也面临党建基础弱、服务保障弱、作用发挥弱等突出问题。近年来,吴江区以“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为引领,在新就业群体中实施“融”耀新锋工程,通过强化组织凝聚、做实关心关爱、推动参与治理,不断扩大党在新就业群体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吴江区聚焦新就业群体特点,构建“总站+特色驿站+微驿站”三级阵地服务网络,设置阵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功能,叠加服务、建强阵地、健全体系。

  全方位打造微驿站。在微驿站实现新就业群体最基础的“五能”功能,即冷能取暖、热能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伤能用药,目前已打造微驿站307个。此外,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结合“五能”功能在所属党(工)委指导下开展特色服务项目,如江陵街道辖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每月20日开展“陵邻和美”暖心服务日,整合政务、便民、帮困、文化等便民服务功能,做到“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同里镇党委以“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纠纷”为目标,在驿站提供便民措施的同时,发挥矛盾调解、党员议事作用。

  个性化打造特色驿站。在商圈、菜市场、加油站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聚集点打造特色驿站。特色驿站在微驿站“五能”功能基础上叠加配置“四有”服务包,即有学习书架、有女性专属暖心包、有健康义诊、有法律咨询。目前已打造“汾彩驿站”“邻暖驿站”等特色驿站84个。其中“中国石化吴江第十七加油站特色驿站”是最早建立的特色驿站,站点24小时营业,并聚焦自身特色,凝聚站点、社区、医院等资源,开展“学习二十大 暖‘新’加油站”“为孩子捎回一本书”、免费义诊等暖心活动,切实做到把服务带到身边、将关爱融入生活。聚焦“职业转型”这一提及频率较高的问题,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和平台机构,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建设1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选聘27位资深人力资源师,组建“就业指导师志愿服务队”,定期提供“一对一”就业形势分析、求职技巧培训等指导服务,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直播带岗等活动,累计帮助147人转型就业。

  高标准打造区级总站。总站位于吴江开发区联网监管区(吴江开发区庞金路859号),距离G1522吴江南(西)高速查验点、G1522吴江南(东)高速查验点、吴江开发区物流中心、吴江综合保税区等重要交通枢纽均不足1公里,具有距离服务对象近、停车方便等地理优势。总站在微驿站“五能”、特色驿站“四有”功能的基础上叠加“六服务”功能,即政务服务、就业指导、权益保障、生活便利、教育提升、党群活动;实现“十可”服务标准,即可饮水、可充电、可餐食、可休息、可盥洗、可上网、可泊车中欧体育、可维修、可咨询、可购物。总站一层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基础服务,二楼打造“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设置众创空间、技能实操、理论实训等功能室,为新就业群体职业转型提供平台。将每月28日设为固定暖“新”服务日,总站联动391个驿站,聚焦“身体健康”“权益保障”“就业指导”“技能提升”“暖心关怀”五大类服务项目打造四季关爱服务。

  由吴江区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统一领导,利用各级行业党委、新业态站点、物流园等多类载体,组建新就业群体党组织28个,覆盖党员233名,探索建立三级阵地运行机制,做到建组织、有覆盖、常联络、促发展。

  建立三级阵地管理机制。吴江区积极探索三级阵地管理机制,纵深推进三级阵地联动管理。微驿站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网格员”管理模式,特色驿站实施“驿站所属单位党组织书记+驿站党员”管理模式,总站实施“区域党务工作者+党建指导员+志愿者”管理模式,三级阵地党务工作者由各地统一聘任,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先锋服务队伍,围绕“一次宣讲培训、一次员工访谈、一次安全诊断、一个培养计划、一份工作联系报告”“五个一”开展服务项目。

  建立区域挂钩联系机制。选聘村(社区)、“两新”党务工作者作为党建联络员,常态化负责新业态站点沟通联络工作;定期摸排行业点位人员情况和问题需求,及时掌握新业态站点正式党员、流动党员、积极分子储备和流动情况,帮助党组织做好党建工作计划,主动挖掘收集党建创新亮点。精准设置“八员八组”,聚焦党群联动组、人力资源组、营商督导组、企业服务组等八大领域,让退休干部在三级阵地软硬件提升、党群服务项目指导等方面献计献策。用好晨会、午休、晚会等时间节点,采取“送学、领学、共学”工作法、“班前一刻钟”“工间十分钟”等多种形式,着力延伸组织触角,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员教育实效。

  建立岗位职能激励机制。为提升阵地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技能、接待礼仪、纪律作风等素养,制定站点党务工作者六大工作制度,即日常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定期报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向吴江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报告阵地相关工作情况。同时,配套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根据履职情况开展星级驿站评定、星级党务工作者评选、优秀服务案例表彰等活动,加强激励奖励。

  吴江区着力畅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社区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中欧体育、服务身边群体的渠道,吸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使之更好融入社会“生活圈”和“治理圈”。

  融入民生实事,增强家园归属感。在三级阵地设立意见征集箱,传递群众声音,畅通诉求表达,让新就业群体成为“民情前哨”。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为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选“海棠先锋”,与居民楼道长、社区志愿者及物业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基层治理队伍,以入户走访为主要方式,通过与居民“聊家长里短,问生活冷暖”,了解居民的问题困难、思想动态等,做好民情记录、整理上报并及时反馈。

  服务社会治理,强化发展责任感。组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争当文明交通宣传员、风险隐患预警员等“六大员”专项行动,建立“发现问题、快速处置、结果反馈、积分兑换”闭环管理机制,打造261个“积分超市”,制定积分兑换清单,提供充电宝、洗发水等80余种生活用品,理发、维修等10余项特色服务,形成“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新模式。

  担当行业示范,提升职业获得感。开展新就业群体先锋培育选树活动,在岗位建功、志愿服务、基层治理、为民办实事中开展最美外卖配送员、最美快递员、最美货车司机、最美卡嫂、最美主播的“新”五美评选活动,通过展风采、立标杆、树典型,讲述好故事,传递正能量,让新就业群体成为社会的“文明使者”。对获评“新”五美的优秀从业人员以及积分满一定额度的优秀志愿者发放开“新”优享卡,集结餐饮、理发、生活、健康、旅游等爱心商户力量提供暖心优惠,让新就业群体共享城市温度。

  吴江区依托三级阵地以“五能”“四有”“六服务”和“十可以”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服务,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并通过三张志愿名片推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双向奔赴”。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